一、DNA提取:从样本中获取遗传物质
DNA提取是鉴定的第一步,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裂解细胞并纯化DNA:
样本类型:血液、唾液、毛发、口腔细胞等均可作为来源,血液因DNA含量高且纯净最常用。
裂解细胞:使用表面活性剂(如SDS)破坏细胞膜,释放DNA。
去除杂质:利用DNA与蛋白质、多糖的溶解度差异,通过高盐(如2mol/L NaCl)溶解DNA,低盐(0.14mol/L NaCl)沉淀杂质。
纯化与析出:通过酚抽提法去除蛋白质,最后用冷乙醇沉淀DNA。
鉴定方法:粗提取的DNA可通过二苯胺试剂检测,在沸水浴中显蓝色;纯化后则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浓度和纯度。
二、DNA扩增:PCR技术的革命性应用微量DNA需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片段,核心步骤包括:
变性:高温(95℃)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
退火:降温使引物与目标序列互补结合。
延伸:DNA聚合酶(如Taq酶)沿模板合成新链。
循环扩增:重复上述步骤,DNA量呈指数增长。
PCR可扩增特定区域(如STR短串联重复序列或VN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这些区域因长度多态性成为鉴定的关键标记。
三、DNA检测:多种技术揭示遗传信息
检测方法根据原理分为以下几类:
电泳法:通过琼脂糖凝胶或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片段,荧光染料标记后观察条带位置,判断片段长度。
实时荧光PCR(如TaqMan探针):在扩增过程中监测荧光信号,实时定量目标DNA。
电化学检测:DNA探针与目标结合后改变电极电流,适用于快速检测(如微RNA分析)。
光谱法:SYBR Green等染料与双链DNA结合后发出荧光,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定量。
测序技术:直接读取碱基序列,全基因组测序可揭示所有遗传信息。
四、DNA鉴定:精准匹配与数据分析
STR分析:比对样本与参考的STR位点,若多个位点匹配则确认亲缘关系或个体身份。例如,法医学常用20个STR位点,匹配概率达万亿分之一。
基因型比对:通过软件分析测序数据,寻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突变位点。
数据库匹配:将数据与犯罪DNA库或亲属样本比对,用于司法鉴定或寻亲。
准确性:现代技术误差率低于0.01%,但需注意基因突变(概率约0.1%)和样本污染的影响。
五、应用领域与未来展望
法医学:案件侦破、灾难遇难者身份确认。
亲子鉴定:通过STR或SNP分析确认亲子关系,结果通常5-10天出具。
医学诊断:遗传病筛查(如唐氏综合征)、肿瘤基因检测。
生物多样性:物种鉴定(如鹿科动物DNA条形码技术)。
技术趋势:微流控芯片使检测便携化,CRISPR技术提升特异性,人工智能加速数据分析。未来或实现即时检测(如创可贴式传感器),但需平衡隐私保护与技术进步。
结语
DNA检测与鉴定融合了分子生物学、化学和信息技术,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金标准”。随着技术迭代,DNA分析将更快速、精准,推动医学、法医学和生态学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