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DNA亲子鉴定的核心在于遗传学规律。每个人的DNA(除同卵双胞胎外)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50%来自父亲,50%来自母亲。通过比对父母与子女的DNA序列,分析特定遗传标记(如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匹配度,即可判断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STR是DNA中重复2-6个碱基的片段,其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高度多态,成为亲子鉴定的关键靶点。
二、完整流程
样本采集
常见样本:血液、口腔黏膜细胞(通过拭子采集)、毛发(需带毛囊)等。
产前无创鉴定:通过母体血浆提取胎儿游离DNA,父方则提供血液或口腔样本。
DNA提取
实验室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如蛋白酶裂解、离心分离)从样本中提取纯DNA。
PCR扩增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标STR区域,使微量DNA扩增至可检测量。
STR分析与检测
电泳法: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不同长度的STR片段,确定重复次数。
测序技术:部分高精度检测采用二代测序(NGS)分析STR位点。
数据比对与计算
统计孩子与父母在每个STR位点的等位基因匹配度。
若所有检测位点均符合遗传规律(即孩子有一半基因来自父母),则支持亲子关系。
结果解读
亲子关系概率通常高达99.99%以上,若存在≥3个STR位点不匹配,则排除亲子关系。
三、技术优势与挑战
准确性:STR分析结合20个以上位点检测,误差率极低。
无创产前技术:孕6周后即可通过母血检测,避免侵入性取样风险。
例外情况:
同卵双胞胎:DNA完全一致,无法区分。
基因突变:极少数情况下,STR位点可能发生突变,需结合更多位点复核。
四、应用场景
法律用途:上户口、继承权纠纷等需司法认可的鉴定,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完成。
个人需求:隐私鉴定可匿名进行,但结果仅作参考。
五、注意事项
选择正规机构:确认机构拥有司法鉴定许可证及实验室认证(如CNAS)。
样本有效性:如毛发需带毛囊,血液避免污染。
伦理考量:涉及家庭关系,建议提前沟通并咨询专业人士。
结语
DNA亲子鉴定通过严谨的科学流程,为确认亲缘关系提供了近乎确凿的证据。从样本采集到STR分析,每一步都依托现代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突破。随着无创技术的普及,其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但始终需遵循伦理与法律规范,确保结果的可信与社会责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