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权指数的定义与作用
亲权指数(Paternity Index,PI)是DNA亲子鉴定中用于量化亲子关系可能性的核心统计指标。其定义为:假设父亲提供生父基因的可能性与随机男性提供生父基因的可能性的比值。例如,若某基因座中假设父与孩子匹配的概率是1/2,而随机男性匹配概率为0.01,则该位点的PI值为50(1/2÷0.01)。通过检测多个基因座(通常15-35个),将各PI值相乘得到累积亲权指数(CPI),用于综合评估亲子关系的确定性。
二、亲子关系的判定标准
根据国际及中国国家标准,亲子关系的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CPI≥10000(即10⁴):此时亲权概率(RCP)计算公式为RCP=CPI/(CPI+1),当CPI=10000时,RCP≈99.99%,可支持亲生关系。
CPI<0.0001(即10⁻⁴):表明被检者与孩子无生物学亲子关系,直接排除。
特别说明:若CPI介于10⁻⁴至10⁴之间,需结合基因座矛盾数量、突变可能性等因素综合判断。
三、亲权指数为10⁻¹⁵的解读
若亲子鉴定结果显示CPI=10⁻¹⁵,该数值远低于排除阈值(10⁻⁴),属于极低值,明确不支持亲生关系。以下为具体分析:
统计学意义:
CPI=10⁻¹⁵意味着,假设父是孩子生父的概率仅为随机男性的10⁻¹⁵倍,即概率趋近于零。
根据标准,此结果可直接得出“排除亲子关系”的结论。
可能的技术原因:
基因座矛盾:检测中发现多个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如孩子携带的等位基因无法从假设父处获得)。例如,在的案例中,某基因座的矛盾直接导致CPI大幅下降。
突变或样本问题:极少数情况下,基因突变(发生率约0.1%)或样本污染可能导致部分基因座矛盾。但若CPI低至10⁻¹⁵,矛盾基因座数量通常远超技术容错范围(如≥4个矛盾位点),无法用突变解释。
复核与补充检测:
若出现极低CPI,鉴定机构需通过增加检测基因座数量(如从15个扩展至28-35个)或使用高精度测序技术进行复核。
例如,指出:若检测35个基因座仍出现3个矛盾位点,仍可能支持亲子关系;但若矛盾位点≥4,则排除亲生关系。
四、为何需要“99.99%”的阈值?
亲子鉴定结果的表述(如“支持亲生关系,概率99.99%”)并非绝对,而是基于统计学模型:
概率的局限性:DNA鉴定本质是概率分析,无法达到100%。例如,若CPI=10000,RCP=99.99%,意味着仍有约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为随机匹配。
技术容错:设定CPI≥10000的阈值,已涵盖基因突变、检测误差等罕见情况,确保结论的严谨性。
五、总结
亲权指数为10⁻¹⁵时,不支持亲生关系:该值远低于排除阈值(10⁻⁴),表明被检者与孩子无生物学亲子关系。
技术复核的重要性:极低CPI需通过增加检测位点或排除样本问题进行验证。
概率表述的科学性:即使亲权概率达99.99%,仍存在极低的理论误差,这是统计学模型的固有特性。
亲子鉴定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涉及家庭伦理与社会公正。准确理解亲权指数的意义,有助于理性看待鉴定结果,避免误解。